中国,是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。她那灿烂的文化仍流传至今,其中的传统节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而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,不少西方的文化也影响着现代的中国人,西方节日就是其中之一。
日久天长,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这两股势力慢慢较上了劲儿,问题也渐渐出现了:“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这两种节日呢?”不同的人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,并为此争论不休。
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精神财富,我们不能摒弃它,而是要将它发扬光大。端午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,他的坚贞不屈足以让每个人感动,他的爱国精神就是一笔千金难买的精神财富。而古时的人们,总是怀着崇高的敬意去缅怀这位诗人,这种真挚的情感正如汪国真所说:“圣洁是一种感情,而这种感情价值无法代替。”因此,,端午节得以流传至今;也正因为这样,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值得我们去珍惜。
可也有人认为,西方节日被东方人接纳是中西交流的体现,作为一名现代中国人不能死守着传统。这种看法其实不无道理,曾有史为鉴。明清时期的中国,实行“闭关锁国”的政策,使中西方文化无法交流,而中国也一味地“夜郎自大”。最终,八国联军的侵略、火烧圆明园的耻辱,成为每个炎黄子孙心中的痛。由此可见,打开国门,进行改革开放,与外国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,而尝试着过西方节日也是很好地体现。例如西方的情人节,流入中国后,被那些有着新观念的年轻人所推崇。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,可见西方文化对传统观念的冲击。
其实,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,两者都很重要,不可偏废。前者是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表现,不少西方人也尝试着过中国节,足以见中华文化的魅力;而后者表明现代的中国与外国交流日益密切。我们作为一名中国现代社会的成员,不仅应该要有接纳新事物的意识,更不能忘记炎黄子孙的传统,因为忘记过去,也意味着背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