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时候也够可怜的,那么小,离开家去十里之外的乡小学读五年级。几十个和我一样的孩子,睡在一个大教室的上下大通铺上,拥挤而热闹。卷个被子滚来滚去,左右全是这般的童稚的欢笑。
唯独到了冬天,宿舍里显得格外的安静。薄薄的被子卷得更紧了,但已经缩在里边不动。呼呼的寒风透过不严实的窗户,拍打着孩子的梦。
满以为妈妈会带一床新被子给我的。那天在学校里见到妈妈的时候,已经是中午吃饭的时间了。妈妈讪讪一笑,说“仔,给你带了个大棉袄,盖着就不冷了。”我不要,我知道她所说的是件大大的、旧旧的、破破的、厚厚的的袄子,难看!我想象着同学穿上那件大棉袄,扮个小老头在铺子上走来走去傻笑的样子。我不要!头摇得像个拔浪鼓。我情愿冷冷地挺一个讨厌的冬天,也不愿意受同学的嘲笑。
“仔......"
我丢下妈妈,头也不回,跑向了我的伙伴。朔朔的寒风撩动头妈妈的白发,空空的操场留下妈妈单薄的影子。
下了晚自习,我又要回到冷冷的床上去了。我一边不情愿地把自己的步子挪到床边去,一边嗔怪着妈妈。赫然,我看见床上放着一床新被子!一条崭新的被子!
我沉浸在新棉花的香气中,感受着无限的温暖,被子旁边带放着一袋米粿,微微的,带着妈妈的体温。我的泪“哗”地流了下来。
要知道,我们姐弟三个上学,仅靠田里的农作物收成和种点菜卖,这样的农村家庭难有一床新的棉被。我想那天妈妈也没带多少钱,急急地到街上去,问熟人借了钱,买了以前舍不得买的新被子,又急急地来到学校,找到我的老师,找到我的同学,把被子和起早床做好的米粿放在了我床上。她知道寒风冷,不要她的仔受冷,也知道了不要她的仔受同学嘲笑。
我忽然想起,妈妈是饿着肚子办完这一切的,走路回到家中,又要忙到晚上。
狠狠地抽了自己的巴掌,从那以后,我开始长大。